5月中旬,当本报(www.thepaper.cn)在办公室见到90后创客王兴宇和他的创业伙伴们时,一大箱来自湖南湘西凤凰梁山村老家的粉丝刚刚送到。
办公室不大,除了杂乱的办公用品和贴满柜子的荣誉证书,角落里还有熬夜时用的睡袋、枕头。参加农村游学的学生与村民交谈。
“让你看到我们萎靡不振的一面。 ”汪星宇调侃道。 他就是媒体报道中的“复旦大学的杨洋”: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,后留学美国纽约大学。他长得很帅,很有“杨洋”的味道——在今年5月初的一次视频报道中,他甚至被称为“学弟”。 但是,王兴宇不希望这些成为自己的标签。在他看来,名校的光环和一时的关注并不会带来创业的成功。 2017年8月,留学归来不久,他同朋友一道创立“乡村笔记”,为中国学生提供“乡村游学”,想“帮孩子们补上乡村这一课”,同时“给老乡们带来一点改变”。 这群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,如今正憧憬着生活在湖南湘西的农村,面对着“住猪圈旁边,没有自来水,用旱厕,睡石床”的生活。 参与研究的学生都在湘西农村地区。 王兴宇和他的创业伙伴、同学金逸飞自嘲是复旦国科“混得最差的”。 “如果想挣钱的话,我应该安安静静的当个网红。 ”王兴宇认为“创业不光鲜,谁争取谁就能活下来”。 “城市孩子需要乡村视野,乡村发展需要城市支持。 希望你能提到,我想到的是乡村笔记,一个颇有情怀的年轻创业者。 ” 湖南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项老师长期关注湘西农村发展。 5月13日,她在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时表示,“我从小在湘西长大,很爱这片山水,当星宇他们用新的眼光看待湘西,来感受湘西的人文和美好时,我觉得特别开心。加班时,王兴宇等人在办公室打地铺。
“用教育连接城乡”每当王兴宇说自己是上海乡下人的时候,经常会遭到别人的反驳——“上海哪里是农村?”。
”他1992年出生,幼时住在南汇大团,“楼虽然盖的都是两三层小洋房,但是爷爷奶奶会种一点地,隔壁邻居的地也都外包种瓜果水蜜桃了,村里有很多瓜,还能钓到小龙虾。大家一起办红白喜事,每个家庭的名字都写在碗底,全村人的碗一起收到一起吃饭...王兴宇告诉该报,他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,非常喜欢村子的氛围,大家关系都很好。
“对乡村的关注一方面也是源自于自己的生活环境。大学期间,王兴宇通过复旦大学交换生项目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学习一年。
这一年里,他背着书包走遍了北欧各国。 王兴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说,他最喜欢的地方是北欧农村的各种小镇,“风景优美,民风淳朴,生活安逸”。 王兴宇的梦想是在农村“当镇长”。本科毕业后,他试图考公务员,但失败了。 随后,汪星宇前往美国纽约大学留学,其间,他意识到自己并不了解中国。 “我以为自己视野开阔,但美国人问我中国是什么样的,我答不上来。 ”汪星宇觉得自己学的是国际关系,但却没有特别了解中国,尤其是中国的农村。王兴宇(左)和他的创业伙伴黄卫华(中)和金一飞。
受访者供图 “北上广深不能代表中国。 ”汪星宇抱着了解中国的想法,决定留学回国后做一些和乡村相关的事。 跟随专门帮助农民销售土特产的公益组织“黑土麦田”,王兴宇在湖南湘西看到了真实的农村——这与他过去的认识不同,比如嘉定的葡萄园、南汇的桃林、川沙的西瓜田、丰县的草莓大棚。 在此期间,王兴宇发现一些“扶贫”模式可持续性较差,比如通过民间渠道帮助老乡销售农副产品。 人一走,东西还是卖不出去。 “更重要的是让老乡们感受到农村的被重视,让农村更受瞩目和关注。 ”汪星宇告诉澎湃新闻。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过,总有这么一群孩子,想要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吃苦,体验生活。他们家庭年收入达百万元,想去国外读大学,却苦于没有漂亮抢眼的社会实践经历。为此,父母会花几万元把孩子送到非洲“吃苦”。
“我甚至不知道中国农村是什么样子。你想去什么非洲?”此外,国家高考改革正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,王星宇相信会有更多的“需求”。 他由此决定创办自己的公司“乡村笔记”,专做“乡土研学”,对标“出国游学”。首先,创业需要一个好的团队。
“去年8月,星宇大半夜给我打了电话说想创业,问我愿不愿意加入。 王兴宇的大学室友,乡村笔记的联合创始人金逸飞告诉该报。 彼时,金一斐尚在上海市奉贤区团委工作,已是当地“储备人才”,觉得汪星宇的想法蛮有意思,“没怎么犹豫”便辞职加入创业。 王兴宇还找到好友黄卫华担任“国笔记”的CTO,负责平台技术的开发。 队伍已经组建起来了,但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村子并不容易。 “交通不便是比较大的问题,很多大山里的村子是我们自己跑的。 地图导航找不到。有时候看到对面山上有个村子,就是过不去。 ”汪星宇称。但这个过程也充满了乐趣。
“路上经常会碰到小溪流,夏天热,就会冲进去洗个澡。 ”王兴宇说道。 为寻找沈从文先生《湘行散记》中“鸭窠围”一地,他和金一斐两人曾租船沿沅江而上,久寻未果,后来船偶然停在了一个码头,问了一位大姐,才知道“鸭窠围”就在脚下。“书中的‘鸭窝围’和现在的地名读音一样,但字完全不一样。
没想到突然找到了,大姐知道我们饿了一天,还煮了碗面给我们吃。 ”金亦菲说道。 谈及与老乡的交流,王兴宇坦言,“不跟老乡谈感情,只用行动说话。 ”团队在湘西考察了二三十个村子,但真正落地的只有五六个。 他说,一方面,村子要有故事,要有特色;另一方面,条件不能太差,要能让学生留下来。 湘西老乡送来的粉丝,会由团队打包发给学生。 受访者供图 “城市孩子需要农村视野”“我们的目标客户群是一群初高中生,他们希望找到真正的社会实践机会。
”汪星宇认为“乡村笔记”主要想向乡村学习,而非单纯提供帮助,这和公益机构不太一样。 目前团队已有10名成员,开发了湘西乡土写作营、湘西乡土研究营、山东菏泽乡土戏曲营、石棉乡土自然营等线路。截至目前,共有41名学生分三批前往学习。 第一次招生后,王星宇发现,虽然大城市的学生占了很例,但也有不少来自镇江、东莞、合肥等二三线城市。 “我们的用户画像其实还不明确。 ”王兴宇认为,“中国人往上走了三代,大部分都是农村背景。很多家长都有一个关于农村的情节。 ” 高在上海读八年级,2017年寒假参加了“湘西写作营”。这是她第一次下乡调研。 “我们的调研主题是婚俗习惯,刚好有村民要结婚,老乡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参加婚礼。 高在5月13日接受采访时说,“这和上海的婚礼太不一样了。抬轿子,穿民族服装,请大家吃饭,等等,非常热闹!“村子四面环山,我们去的时候停电了,这对于很多大城市的孩子来说完全不可想象。
”高天悦也感受到了村民的温暖,“天非常冷,还下雪,老乡们的门都敞开着,让我们进去烤火取暖。 “她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农村。 “城市的孩子需要农村的视野,农村的发展需要城市的支持。 ”汪星宇认为,“视野”是双向的,不仅是人们所追捧的向上的名校投行、纽约巴黎,更应该有向下的乡村田野,乡土中国。 他希望更多人能发现乡村的美好,老乡们能获得自我认同。 “爷爷奶奶平时比较孤独,渴望倾诉,所以有一群孩子愿意听他们讲故事,他们也很开心。 ”汪星宇表示,同学们住在老乡盖的客栈,也给老乡带来了一些收入。 “我们在帮凤凰邓亮村研究土鸡蛋的市场,那里山特别深,东西总是运不出去。我的老乡希望我们能多带些人进来,走的时候再带点东西出来。 ” “注意力很快就会过去,重要的是如何去制造它。 ”汪星宇认为,目前最难的是真正把学生带到乡村,让他们学到东西,然后平平安安回来,“希望一两年之后‘乡土研学’的理念可以深入人心。吉首师范学院教育系教师向,来自沈从文笔下的边城,长期关注湘西农村发展。
5月13日,她在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时表示,“我从小在湘西长大,很爱这片山水,当星宇他们用新的眼光看待湘西,来感受湘西的人文和美好时,我觉得特别开心。“我们应该用满意的眼光看待农村。湘西很美,农村也很美。
”向敏敏说,有的扶贫项目会免费给村民们送米、送油、甚至是送钱,反而容易滋长人的惰性,“如果自身没有力量,失去了自我认同感,扶贫只会越扶越贫。决心走遍所有的村庄。
说到创业过程,王兴宇坦承“艰难”。
他和金一斐、黄唯桦每天分别从奉贤和浦东赶到位于复旦大学附近的办公室,忙的时候就直接用“睡袋”,住在这里。“创业是一件很综合的事情,需要资源和运气。
”汪星宇说,大学生离开象牙塔时,很容易把创业想象成“我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的事”。 “其实,不是的。正如比尔盖茨所说,创业是一件让人觉得特别不公平的事情。 王星宇第一次开招生预备会的时候还是很自信的。 “当时我还担心如果报名人数太多的话,如何从500人中选出100人。 ”他说,“最后我们通过各种关系和努力,像卖保险的,招了27个学生。 ” 黄卫华告诉该报,对他来说,创业中最困难的事情是向更多的人解释“本地研究”的概念。 “这是一个新的理念,深入人心需要比较漫长的过程。 黄卫华被他的创业伙伴称为“老黄”。用王兴宇的话说,他不仅是程序员,负责团队技术工作,还做收发快递、客服等工作,“和人聊天”。 近日,王星宇将受邀在高中母校做毕业演讲。 “学弟学妹可能会把我当成一个优秀学长,但他们不知道的是,一个月前我就在校门口给他们发传单,很多同学不愿意收。 王兴宇说,创业没有想象中那么光鲜,名校的光环、媒体的宣传、一时的关注,都不会给创业带来成功。 “我们能做的就是有勇气去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,然后坚持下去。 不仅是创业,任何一个事情,拼的都是谁能熬下去。 ”王兴宇说道。 未来,除了乡土研学,汪星宇还打算做乡村文化产品,比如口述史纪录片,以及瓜果蔬菜等农产品的销售。 “湘西农村不是我们唯一的目标。我们还想去广西农村,湖北农村,云南农村,去看所有美丽的乡村。 ”